社交媒體上,“垃圾站照片冒充珠峰照片”的話題,觸發不少人的“圍觀”。只是,在“垃圾站照片冒充珠峰照片”的話題出現之前,“珠峰大本營無限期封閉”的話題和“珠峰大本營垃圾多”的話題,已經被議論過很長時間。甚至,從新聞的連貫性上看,這些“話題”都是一脈相承的。
但是,隨著“登上隊員”的回應:“不背鍋,在冰川上隨便撒尿都會受到鄙視”。而“珠峰封山”一文,被指出“移花接木”,是用各地垃圾甚至垃圾站照片配發為珠峰垃圾遍地,完全是誤導輿論。對于這樣“反轉”,似乎已經成為社交媒體上的常事,而作為“圍觀者”自然有種被戲耍的感覺。
所以,“圍觀者”開始抱怨新聞的“準確性”和“權威性”。到底誰在“帶節奏”,誰在“說假話”,好像并不是很明確。但是,不得不承認,在面對“低素質”話題時,很容易被打造成“流量風口”。一邊是環保理念的道德制高點,一邊是粗鄙丑陋的污染行為。就人性來講,絕大多數人會選擇前者。
不過,這個過程當中,人們因正義的存在,會忽略信息的真假。所以,即便信息來源并不確切,憤怒的情緒卻總是會“拉滿弓”,去射擊想象中的丑陋。這就導致,很多時候,即便“真相不清”,但只要情緒能被驅動起來,所謂的“文章”就會被追捧,成為萬人擁簇的熱文。
當然,絕大多數“非新聞專業”的人,是沒有太多心思去“辨別真假”的。只要,“新聞情緒”,恰好符合“自己的情緒”,很容易就會被牽引到洪流中,難以自拔。尤其,關乎群體性的“正義”,實際上,會因群體的掩護,個體變的更加張狂,于是情緒會被放大,甚至難以克制。
而對于一些“報道者”,為觸發關注和聚焦,便會提前對“新聞情緒”進行設定。于是,當名利和流量齊飛的時候,真相和底線就會被擊穿。于是同樣的話題,分階段的消費。但是,在機理上,無論是反轉,還是反撲,都離不開人性的弱點??傊?,越想正義,越容易走向“套路”。
我們從內心是抗拒“從眾”的,但是,絕大多數人卻只能在“從眾”中,尋找存在感。這其實是比較微妙的一種社會心理。“從眾”一詞含不含傾向性的價值判斷,這其實和文化本身有關系。在西方社會中,人們認為屈從同伴的壓力,是可恥的,所以社會學家會給“從眾”貼上消極的標簽。
然而,在我們的生活中,很多人卻將“從眾”奉為一種安全的跟隨行為。并且,越是關乎正義,越是傾向集體認知的事情,這種情緒指向越明顯。因此,也就能理解,為何“珠峰大本營無限期封閉”,“珠峰大本營垃圾多”,“垃圾站照片冒充珠峰照片”,能被持續發酵。
最根本的問題在于,人們更傾向道德層面的“低位高打”。從某種意義上而言,“環保理念”讓人們環保的是非觀念更為明晰。而“珠峰”作為自然景觀中的難得名勝,并且在很多人的意識中較為模糊,這種情況下,就更容易給情緒發酵,留有余地。
坦白講,自媒體時代,“記者的思維方式”被放大,“新聞制作”中的認知和偏見成為一種主流消費。人們對于信息的消費,早已過載。所以,情緒的消費就開始有很大的空間。當然,作為多數人而言,因學識,眼界的限制,對既定信息的判斷,就會產生定式。
所以,當帶有蠱惑性的信息出現時,很容易被帶節奏,并且觸發運動式的追打。這種情況下,群眾的眼睛其實是盲目的,他(她)們的所有判斷,都基于情緒本身,而非常識和考證。這種氛圍久而久之,就會形成一定的“公共資源”浪費。
說到底,人們在探討一件不存在的事情,或者被夸大的事情,這本身就顯得很滑稽。甚至,當情緒落地,討伐結束,除卻留下流量瓜分的痕跡,本身的意義自然就顯得凄涼無比。不得不說,這是一種很可悲的社會“怪現狀”。
人多好辦事,導致“社會懈怠”的頻發,這很值得我們去深思。人們有關心“珠峰環境”的情緒,卻沒有關心“珠峰環境”的意識。這對于環保意識來講,本來就是一種“悲劇”。從總體上的環保意識來看,大多數人停留在嘴上。
但是,真要是自己面對美好的環境時,很多人依舊是“我行我素”。這種“說一套”,“做一套”的分裂模式,很自然的就會造就很多“雞賊”。就“珠峰”上而言,肯定存在一些“登山者”的粗鄙行為,同時,也肯定存在,一些“登山者”環保意識較強。
從本質上而言,這其實就是生活的現實狀況。因為,真正的環保者,在“周邊公園”和在“珠峰”上,顯現出的環保意識,應該是無差別的。而卑劣的環保者,才會認為保護“珠峰”比愛護“周邊環境”更重要,因為,在他(她)們心里,保護環境是一種身份象征,而非美好的愿景。于是,“低素質”成為流量風口,而卑劣的“圍觀者”被玩得團團轉。